铂金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15章 楚王离京之后(1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自从李宽离开长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偌大的长安城并没有因为李宽的离开有什么变化,百姓依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早出门去工部的水泥窑上工,待到傍晚时分三三两两的从水泥窑回家,一路上所谈论的除了水泥窑上的事便是楚王离京。

他们知道,现在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全靠李宽献上的水泥之法。

当然,长安城的百姓也不全是在工部水泥窑做工的人,还有在李宽的水泥窑做工的百姓,不少在工部水泥窑做工的人很羡慕那些能去李宽水泥窑做工的百姓。

看看人家,虽说是跟他们同时回家的,但是两边的路程可不一样,在李宽水泥窑做工可比他们要早不少的时间。

再看看那些工人,每日都是带着口罩回长安的,虽然不知道所谓的口罩有什么用,但是总比他们这些在工部做工的工人什么都没有好吧,听着那些工人欢声笑语的谈论着一天在楚王水泥窑所挣到的工钱,他们能不羡慕吗?那工钱可是他们的两倍。

“原来楚王并不是当初勋贵之间所传闻的那样不堪啊!楚王确实待人宽厚,难怪当初有那么多庄户和士子前去送行。”

不知是谁感慨了一句,听到的这句感慨的百姓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

烦人的净街鼓又响起了,感慨的众人不由的加快了回家的脚步。

日子一日一日的过去,坊间、酒楼多了许多谈论当日李宽离开时的盛况的言论,甚至是青楼也出现了谈论李宽事迹的言论,长安城中多了许多敬重李宽的士子,多了许多憧憬着李宽的清倌人,毕竟人们的力量是强大的,苏媚儿的身世被打听的清清楚楚,同样是清倌人,既然楚王不在意苏媚儿的身份,那也不会在意她们这些在长安城中的清倌人了,只可惜楚王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因为李宽的名声渐渐的转变,当初李宽送给苏家的绸缎庄可谓是客似云来,其实许多的贵妃们是冲着楚王的名声来的,这点苏父一家都很清楚,他们接人待物变得更加细致,可不能给自己这个女婿(妹夫)抹黑了,毕竟弄臭名声很容易,但是想要争取一份好名声很难。

就像是当初的清河崔氏,尽管现在尽力的补救当初损失的名声,但结果不仅没有见到成效,反而名声更差了,毕竟现在李宽的名声变好了,崔家却逼迫李宽导致李宽离京,崔家此时还想要收集好名声,可能吗?

百姓也不是傻子,当年崔家的名声确实不错,可是当翻出了一件又一件的丑闻之后,两相对比,越发觉得崔家人虚伪。

人人心中都有一杆衡量的秤,公道自在人心大抵就是这个道理。

清河崔氏的名声在长安城,在关中之地差不多已经臭大街了,连带着其余的六大世家的名声也受到了影响。李世民很果决,他朝世家下手了,他当即下旨以后每年开设两次科考,一次便是遵循前列,依旧在正月考试,二月放榜;而另一次则是在秋季,也就是后来才出现的秋闱,没想到因为李宽这对小翅膀给提前到了唐朝;考虑到寒门士子的情况,甚至提出了同等水平的情况优先录取寒门士子。

当然,最后的这个要求遭到了所有世家出生的朝臣反对,就连他自己的儿子李承乾也提出了反对意见,没有给李承乾解释,毕竟李承乾乃是太子,若是这点都想不明白,将来登基之后也会被世家之人架空皇权。

这次,李世民下了狠心,不管朝臣如何反对,他力排众议,将此事定了下来。

见自己父皇心意已决,李承乾找到了自己的老师倾述心中苦楚,结果李纲只是摇了摇头,下意识的喃喃自语了一句——若是宽儿恐怕不会问出如此无知的问题。

见到李承乾面色不愉,李纲知道这位太子对李宽的成见很深了,已经不是他能教导的了,虽说这些年太子对他一直敬重有加,可是他知道这些只是表面功夫而已。当年从李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