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金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71章 朱羽的请求(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在台湾待了二十七年,朱羽承受能力还算强大,就在李宽话音落下之后,朱羽便进门了,听到李宽的问话,朱羽回了一句南边还有人。

有人就好,有人就好啊!李宽笑容满面,觉得自己这趟来的值。

朱羽却笑不出来,对隋朝忠心耿耿多年,没想到二十七年后竟然听到隋朝灭亡的消息,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思考,他也看开了,亡了便亡了,其实跟他本就没什么关系,他关心的是自己家人是否尚在人间。

朱羽问道“楚王殿下,您既然知晓家父朱宽,可知草民一家情况如何?”

“不瞒你说,你羽骑尉朱宽之名,本王也是从皇祖父口中得知,确实不知你家人的情况,不过本王想来,你一家恐怕凶多吉少,毕竟你父亲乃羽骑尉,若是至今活在人间也是大唐勋贵之流,不过本王却从未听说朱宽之名,而且隋炀帝当年三征高句丽,你父恐怕也在征召之列,而三征高句丽将士死伤无数,恐怕······”

李宽没把话说完,朱羽已经明白了李宽的意思,他父亲朱宽恐怕是死在了东征高句丽的战场之上。

朱羽没有小女儿姿态,他早就想过会得到这样的答案,倒是平添了几分洒脱,问道“草民远在夷洲,不知如今天下变化,不知楚王殿下可否为草民讲解一二?”

“这有什么问题?”李宽反问了一句,笑道“本王看你对隋朝念念不忘,那本王就与你说说隋朝覆灭的原因,当然这原因只是本王的一点浅见而已,你听听便好。

隋朝覆灭的原因,在本王看来重点之一便是隋炀帝东征高句丽,从大业八年到大业十年这三年的时间里,隋朝对高句丽进行的三次战争。,而且每次征战都可谓是国战,所费钱粮自不必本王说。

而且,这三次东征皆有隋炀帝均御驾亲征,第一次东征,因为隋炀帝指挥错误,隋朝遭遇惨败,损失惨重,朝国内开始发生暴乱,但隋炀帝依旧我行我素,刚愎自用,尚未安抚国内百姓,就在第二年正月,开始了筹划第二次东征,却因杨玄感叛乱最终退兵,一事无成,可以想象当年的百姓对隋炀帝的不满有多严重。

仅过了一年,在大业十年四月,隋炀帝又第三次发动战争,高句丽国王遣使请降,并将去年叛隋投奔高句丽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还,隋炀帝班师还朝。原本以为这次东征是一场大胜,但是高句丽国王却不按隋炀帝的命令入朝,也不放回其俘获的大批隋朝军民,对于百姓而言,这场战争又是一场大败,民间百姓怨声载道,各路诸侯趁势而起,隋朝败亡。

皇祖父他老人家拥立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代王也就是隋恭帝,义宁二年,隋恭帝自知自己不如皇祖父他老人家,遂为天下百姓着想,禅位与皇祖父,之后改元武德,武德九年皇祖父禅位当今陛下,到如今已有九年,今年正好是贞观九年,所以隋朝已亡国十八载。”

毕竟是自己的爷爷,李宽很不要脸的给李渊脸上贴金,难得脸红,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

堂堂皇位说禅让就禅让,这怎么可能?朱羽当然知道李宽为什么这么说,不过过去之事他并不在意,反而很好奇如今的陛下是如何能登基,遂好奇道“楚王殿下,据草民所知,唐国公世子乃建成并非二公子,就算唐国公禅位也当有世子登基,为何当今陛下会是李世民呢?”

李宽沉默了,他在考虑到底该怎么说,是按照李世民所宣传的那般说李建成当太子之后谋反,还是直言说李世民弑兄杀弟,逼迫李渊禅位呢?

想到朱羽极有可能返回关中,李宽仔细思考了一番,还是没按照李世民宣传的那般说,毕竟事实就是事实,不管朱羽回关中之后会不会宣传此事;更何况,如今的李宽早已不是那个当年任人欺压的楚王,他用不着怕李世民。

朱羽愣了愣,没想到大唐皇室之中还有这么一出,但也就笑笑而已,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