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金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46章 真就立国了(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其实,在李世民给李渊提出送奴隶到台湾时,李渊也是一头雾水,毕竟李世民从未提到过支持李宽在台湾自立,只是不反对罢了。

不过,不管儿子到底作何打算,送人到台湾总归是一件好事,反正送到的台湾的人总归会被自己那孙儿收服,李渊当然乐意接受。

有李世民这个皇帝率先送人,冯盎自然不甘于落后,更别说冯家还有大部分人在台湾,冯盎把台湾当作了冯家的崛起之地,他送人送的名正言顺,毕竟跟着皇帝的脚步走才是一个忠心的臣子该做的事嘛!

忠心的臣子该做什么事,李渊是不清楚的,他现在就清楚该把台湾的一切交到李宽手中,他已经七十有四,虽说身子骨还挺硬朗,但他觉得自己活不了几年了,这余下的几年不该把重心放在治理台湾之上,陪着重孙享受两年的天伦之乐才是正理,享受两年的天伦之乐也就该回长安落叶归根了。

人啊,一旦到了年纪想着的无非是子孙安康、后辈前途坦荡,而到李渊这个地位,儿孙根本不用他忧愁,落叶归根才是他思虑之事。

李渊的心绪一时间飞到了长安城,像似看到了龙椅上的李世民,当年的那点恨意突然消失不见,幽幽叹道“二郎其实也不容易啊!”

这句话不知是在安慰自己,还是在让李宽释怀,但在万贵妃看来,这句话明显是在让李宽释怀,因为在贞观十一年长孙皇后去世,她随同李渊一起回了长安,李世民不知因何缘由当着她的面提起了将李宽收回自己名下,改越王李贞过继到李智云名下。

当时,还是李渊摇头这才作罢,她知道李渊是在替她着想,毕竟李世民贵为皇帝,他若下圣旨,就算她贵为贵妃也奈何不得。

如今又听到李渊有此感叹,不免有些悲从中来,看来陛下也希望宽儿重回秦王名下啊!

“宽儿,要不你还是回长安吧!”

万贵妃一句话,让李渊和李宽怔住了,好端端的怎么说起让宽儿(自己)回长安呢?

“祖母,您这话是何意?”

“当年祖母回长安之时,当今陛下便曾向你皇祖父提起······”

大概是猜到了万贵妃的心思,李渊怅然一笑,打断道“你啊,误会朕的意思了,朕只是有感而发,何况你真舍得宽儿回去?”

“臣妾自然舍不得。”

没头没脑的对话,让李宽只能糊里糊涂的看着两人,打岔道“祖母,陛下曾向祖父提起何事?”

“没事,就算有事也与你小子无关。”李渊佯怒道,另起话题道“你小子是不是该准备立国之事了?”

或许李世民提出的法子放在其他皇子身上,会让人感到欣喜,毕竟这表明了李世民的宠爱,但放在李宽身上却断无可能,以李渊对李宽性子的了解,别说李世民强制下旨,就是李宽知道提起过这件事,也必将引发的新一轮的父子矛盾。

在贞观十年返回长安时,李渊就发现孙儿对儿子有了不小的改观,如今这种引起父子矛盾的事还是不提为好,他太了解李宽了,若论到孝,皇室中的子弟无人可及,李宽又怎会为了那本就看不上眼的大唐皇位而放弃万贵妃这个祖母呢,所以李渊另起话题,打断了李宽的追根究底。

“立国吗?”李宽幽幽叹了一口气,像似自言自语,可以看出他的心绪很复杂。

原本立国,确实在他打算之中,可是不知为何由李渊提出来总让他感觉别扭,看着桌角沉默良久之后,才坚定道“那就立国吧!”

立国不是说立就能立的。

他四年没回台湾,总得了解了解台湾如今的具体情况,所以自从与李渊谈论之后,李宽一直很忙,忙着跟李渊做交接,忙着和众人商议立国之事。

以至于引来了万贵妃不满,因为祖孙二人时常不着家,天还没亮就从李府中出门,等到夜深人静,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