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金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59章 那擎鹰的“少年”(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夷州王?

霎时间,太极殿针落可闻,哪怕是李世民也愣了愣。

好在,李世民身旁的连福没忘记,小声提醒了“楚王”两个字。

“哈哈哈······”

一阵畅快的大笑响彻太极殿,李世民问道“那小子何时回的长安?”

“启禀陛下,小王爷还有一日便到长安。”

“在朕寝宫安置一张小床,吩咐御膳房明日准备吃食。”

小黄门领命,躬身退下。

房玄龄立即行礼道“陛下,不知夷州王乃何许人也?微臣为何不知?”

作为大唐臣子里面排名一二的人物,不敢说天下间所有的官员他都认识,至少在长安城的六品以上的官员都在他的脑子里,更何况这还是一位王爷,可这位夷州王,他实在是闻所未闻,大唐皇室的王爷他都应该认识才对。

房玄龄的问话问出了在场大臣的心声,大臣们不由的看向了李世民。

说来也不怪众位大臣不了解,毕竟夷州那地方根本不在他们的脑海之中,他们脑海之中记住的是台湾,而当年李世民封李哲为夷州王时,众人只顾着感叹楚王圣眷正隆,哪会记得一个一两岁的孩子。

更何况,李宽一家远在台湾根本不涉足中原,哪怕长孙去世之时,李渊带着孩子回长安,两个孩子也没露面,多年不闻夷州王,一时间难以想到也正常,毕竟就连李世民突闻夷州王也没反应过来。

“夷州王乃楚王二子。”李世民笑道。

众臣皆惊,纷纷猜测楚王让小儿子进京是为了什么?而楚王一系之人,不由的勾起了嘴角,看来殿下依旧圣眷正隆。

······

翌日,太极殿中空空荡荡,而太极殿外却聚集着使臣和朝臣载歌载舞,很明显李世民这是在准备举行婚试的第六试。

而就在此时,安平和李哲带着华国的士卒进了明德门。

军卒前方,乃陌刀队的士卒,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如同战鼓之声震动天际,敲击在长安百姓的心里,肃杀之气弥漫四周,不由让人胆寒,这是时常经历战场厮杀才能有的气质。

薛仁贵走在最前方,他扛着一面大旗,大旗之上绣着两条五爪金龙,那两条金龙像似要腾飞而出,“华”字居中,龙飞凤舞的“华”字殷红,像似用鲜血写上去的一样。

原本扛旗之人并非薛仁贵,不过薛仁贵把着扛旗的任务给抢了过来,见着周围百姓的震惊之色,心中的兴奋无以复加,幸亏自己抢过了扛旗的任务,否则还不便宜那些小子。

陌刀队之后便是三辆华贵的马车,打头马车的车窗中伸出了一个圆乎乎的小脑袋,大眼睛骨碌碌的打转,好奇的观望着四周,不屑的撇了撇嘴角,“还没有我们台北好看。”

马车周围皆是骑着战马的护龙卫,听到李哲的话语,骑马的胡庆不由回了一句,“二皇子,咱们台北可是由陛下亲手创建,自然非长安可比。”

见马车经过后,周围的百姓便准备开口,可是马车之后的火炮营再次让他们闭上了嘴。

同样是整齐划一的步伐、震撼人心的脚步声,蒙云扛着的“楚”字大旗走在最前方,“楚”字大旗并没有华国国旗那么招摇,但漆黑如墨的“楚”字大旗,更让人胆寒,猎猎作响的大旗像似要把人拉入伸手不见五指的深渊一般。

火炮营的士卒一生墨绿的军装,不似陌刀队那般扛着一柄陌刀,也不似护龙卫一般腰挎横刀,他们肩背火枪,腰缠手雷,肃杀之气比陌刀队也差不到哪去。

火炮由在火炮营士卒最前方,由四匹战马拉着,墨色的车轮碾碎了街面上的石子,一股势不可挡的气势冲在整个长安城蔓延。

光福坊外的朱雀大街中站着一群人,细数数竟然有二十五人之多,吩咐着四周数百的壮汉手持长棍拦阻着过往的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