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金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六十章 诏令监国是何意(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泰州?吴相公不是驻扎在此处?”陈佑一听到泰州,立刻就想到枢密副使吴峦。

“正是。”赵元昌点头道,“此次北燕来势甚猛,恐吴相公一人抵挡不住,我已向官家请战了。”

陈佑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大帅是准备北上?”

“怎可如此!”胡承约立刻反对,“殿下才刚回京,岂能如此迅速就远离开京城!”

陈佑原本也要出言反对,却见赵元昌听了胡承约的话语之后一脸笑容,当即心中一动,试探着问道“大帅此举可是另有考量?”

听到陈佑这么说,赵元昌得意的笑道“官家准备亲征。荆王甚至提出解去开封知府的职务,当一个押粮官,你们说我该不该请战?”

陈、胡二人这才恍然,齐声恭维赵元昌。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众人的预料。

六月二十九,枢密院奏报燕国兴兵犯境,赵鸿运意图御驾亲征,朝堂上吵成一团。

六月三十,下诏为秦王赵元昌选妃,礼部尚书奏言义城军节度使卢有女仪方柔顺、温良恭淑,可为秦王妃。

当即下诏纳义城军节度使卢长女为秦王妃,令有司备礼至滑州册命。

同日,下诏擢河南知府、金紫光禄大夫刘明为河南府尹、开府仪同三司,拜为侍中,加昭文馆大学士。

以开府仪同三司孙启祥为西京留守、知河南府事。

之后连续下诏调动军队、将领,命令兵部、户部全力备战。

七月初一的朝会上,直接下诏亲征。

枢密使杨、史馆相苏逢吉、集贤相朱庆尧等中枢重臣随行,以苏逢吉为大军转运使、户部尚书田茂为转运副使负责大军粮草后勤。

诏令秦王赵元昌监国,荆王赵元盛、昭文相刘明、枢密副使史肇庆副之。

七月初二,赵鸿运在一片纷乱中带着大军自封丘门离开了汴梁城。

眼见军伍尘嚣渐平,领头站在最前方袖手而立的赵元昌转身道“诸公,官家已开拔,我等先回罢!”

在城外站了半天的文武大臣纷纷躬身道“谨遵殿下之令!”

赵元昌点点头,看向站在前排的紫衣高官们“二哥、刘相公、史相公,还有诸位尚书,随我一齐入宫议事如何?”

新任首相刘明当即道“殿下有请,我等自无不从之理。”

荆王赵元盛也是拱手道“但听大哥吩咐。”

赵元昌看着赵元盛,微微一笑,然后右手一引“请!”

一番客气之后,赵元昌带着一众高官朝皇宫东华门行去,当然了,这些人皆是骑马乘车,没有真的步行。

这种高官议事,陈佑还不够资格参加,故而拉着马匹同胡承约一齐朝秦王府行去。

走了几步,见周围没什么人,胡承约才好似不敢相信般地感叹道“咱们殿下真的监国了!”

听到这句话,陈佑摇头苦笑道“谁能想到!之前还在争着要伴随王驾,转眼间就有了更好的选择。”

“你说官家是不是已经决定要立殿下为太子了?若非如此,让刘相公留守便是,何必令殿下监国。”

也不怪胡承约做此想法,帝王出行,要么是老臣留守,要么是皇亲监国。这监国皇亲,基本上都是太子,也有以亲王监国的,但那都是和皇帝同辈的亲王。

换到眼前,这道监国诏书一下,看起来就好似是皇帝特意把远在荆南的秦王召回来监国似的。

对那些不了解上层政治动向的官吏小民来说,无疑是一个风向标。

而东京这些高官亦不免猜测皇帝是不是已经有了决定了。

只不过考虑到赵鸿运这段时间的动作,是否已经下定决心还要打一个问号。

毕竟先前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