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金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一章 当立殿前两相制(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不到一盏茶时间,陈佑出了杨的书厅。

临时想出来的那个法子虽有后患,但毕竟地处边疆,用来换取在汴京的利益正合适。

接下来陈佑要做的就是说服赵元昌,然后由杨安排人上奏此事。

不过也不知杨是真的只在乎争权夺利,还是不想让陈佑接触太多枢密院的事情,只口不谈四面外敌之事,着实让陈佑有些郁闷。

陈佑在仆役的带领下很快就到了吴峦书厅之外,赶紧凝神静气,整理一番衣着才轻轻敲门。

当天下午,陈佑坐到了简贤讲武殿内。

此时殿内除了君臣二人之外,就只有一旁的起居郎和侍立一旁的小宦官。

看到坐在帘后的起居郎时,陈佑突然想起来貌似现在已经开始编纂先帝实录了,领头的就是史馆大学士朱庆尧。

当然了,他只是个挂名的,主要干活的还是史馆和翰林院那些人。

想到这个,陈佑不免就想到《唐书》。

他来到这个时间段之后最先翻看的书籍就是那一堆《唐书》。

他手上的那份《唐书》乃是晋人编的,原本已经快编写完成,偏偏赵鸿运夺位建立周国,政局动荡之下,那些编者未防止此书佚散,只得草草付印。

赵鸿运帝位稳固之后,也下令发行此书。虽此书刻印较少,但凭借当初陈元朗的地位,倒也得了一套存在家中。

就是这么一套书,让陈佑度过了最迷茫最危险的时候。

不过他现在想到这个可不是为了缅怀过去,而是他想起来这部《唐书》据说错漏颇多,所以后来宋仁宗时期又编纂了一部《唐书》,之后才有的新旧唐书。

在陈佑经历的这个时代,这《唐书》经历了改朝换代,想来应该像清史稿一般来不及修订吧?既然如此,是不是应该建议重修唐书?

没等陈佑理清思绪,就听赵元昌道“如此一来,岂非是饮鸩止渴?”1

原来陈佑坐下之后已经将他的想法仔细说出,赵元昌仔细思量之后方有此言。

赵元昌登基之后原本就对那些军头有意见,陈佑却建议他在蜀地设立一群新的军头,着实让他心头不喜。

对此,陈佑也不惊讶,他早有预料,也想好了说辞,此时不紧不慢地将昨日跟杨商讨时的一干理由说出来。

眼见赵元昌还是皱着眉头不说话,想了想又道“好叫官家知晓,蜀地各州设置防御使,一来是为了预防制置使一家独大,二来蜀地兵力不足以分配各州,除了当地征兵之外,还可将开封亲军调入蜀地补充。”

“调亲军入蜀?这岂不是”话说到一半,赵元昌脸皮一动,突然顿住不说。

看情形是想到了什么。

陈佑也不着急,心知赵元昌是明白了自己的想法。这时候最好别去挑明,而是让英明神武的领导自己说出口。

好一会儿,赵元昌脸上露出笑容,看向陈佑道“陈卿既入枢密院,可是有所思量?”

脸上带着笑,但“陈卿”二字一出口,这气氛一下子正式起来

陈佑当即肃容道“陛下明鉴,枢密都承旨臣陈佑欲请设立殿前司,以侍卫大内殿前,为王前驱!”

“殿前司啊!”

赵元昌似是颇为感慨,不过陈佑这番话在他预料之中,当即道“如今侍卫亲军兵员充足,何以另设一军?”

目的当然是防着侍卫亲军了!

可惜这种话不能直接说出口,陈佑只能用其它的理由“回禀陛下,如今四边不靖,国内不安,而侍卫亲军一干将校精兵强将,正当镇边疆平内乱。如此,皇城守卫难免空虚,故当设新军以护卫皇城。同时也不必窦、巴、郭等诸将军日夜留守京城,我军外战当再添三员将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