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金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一)(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败了么?”

庐江县城之中,陈佑看完战报随手递给韩陶朱,也没问其余幕僚的意见,直接就道“徐安寅,你现在出发去枞阳。”

坐在下方的一校尉立刻站起来“是!”

话音刚落,此人便大踏步离开。

临出兵之前,所有手续都已准备好,现在只需要书史记录一句“某年月日,庐帅于某地令某校尉将多少兵往某地”,便算是合规。

待其离开,陈佑转向一名彭盛祖“光耀,现在前方军中的粮食够吃多久?”

彭盛祖垂首计算一番后抬头回答“好叫大帅知晓,若无意外,当够八天之用。”

“八天。”陈佑点点头,“去信给卢司马,下一次运粮队在五天之后出发。”

“好。”彭盛祖点头应下。

陈佑转而询问韩陶朱“和州王康源怎么说?”

和州就在庐州西南,正好替庐州挡住了江水对面的宣州,州内兵马不少,可惜这近在咫尺的地方并不归属扬州大都督府。

“王使君他没有收到出兵的命令,在新的敕令下达之前,和州兵马只会固守州境。”

韩陶朱说出这话,陈佑只是点头,没有多说。

王康源原先是夔州制置使,去年调来淮南权守和州刺史,陈佑对他的了解只有“手段狠辣”这四个字。

这样一个人物说固守州境,陈佑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是会陈兵边境给予对岸压力以保护庐州侧翼安全。

既然无法确认,那就按照最坏的情况预计。

他略一沉吟,开口问道“糁潭若是派驻人手,可能拦住宋军?”

糁潭和铜官镇隔江相望,铜官镇就是日后铜陵县的县治,江水两岸的这两处都数要冲,是以陈佑有此一问。

然而陈佑这些僚属们却有不同的看法“糁潭只需一二信使便可,无须派兵驻守。”

“正是,糁潭虽为要点,在本次战事中却非必要。大王和节使只需留在庐江,便可保证后路不断。”

……

总之诸人的建议是没必要为了糁潭再次分兵,不过为了安全起见,陈佑应该陪着魏王留在庐江。

陈佑出兵,他不离开合肥也就罢了,一旦离开合肥,必定要带上魏王。包牯牛统率的亲兵一向是魏王走到哪,他们就到哪,自然而然地就多了三千防守兵马。

因此陈佑若是留在庐江,则可以把这次带出来的所有兵马都派出去,守卫自然有魏王亲兵来负责。

陈佑从善如流,没有再提糁潭,安排了剩余的兵马前往铜山镇作为卢仲彦的预备军之后,便让诸人各自去忙。

屋内只剩下师生二人时,一直未曾开口的赵德昭突然出声“陈师,不处罚王辉是因为临阵换将不详吗?”

陈佑本来就是等着赵德昭问问题,听到他这么问倒没多少惊讶,只是神情之中带上了一丝轻蔑“王辉还算不上将。不处罚他是因为军势无常,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会是哪一方胜利,故而战争之中一次不影响大局的胜败都不必太在意。”

说到这里,他笑了笑,举了个例子“当年我随官家征平蜀,独领一军在利州拦住叛军。当时的形势是只要我拖住叛军,官家及时赶到,就能一举功成;若是官家未能及时赶到,或许先帝追赠敕命上就有我的名字。偏偏当时我运气不好,叛军提前发现不对劲,早早攻来,叫官家追赶不及。然而谁都没想到,就在兵刃相接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雨,断了叛军的生机,这才叫我得胜。”

思考一阵,赵德昭点头“所以重要的是运气好吗?”

陈佑神情一滞,这话是没错,可是他想说的不是这个。

“大王所言倒是有理。只不过还需要看到,一时成败都是虚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