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金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七回 年关打头腊八意,时近新元百事忙(1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书接上回,自从那一日,梅花宴后,不觉又过了几日。期间倒是没有要事发生!

只是贾琏当日由感而作的一首,还有一首。不知怎么的就流传了出去,再一次让大周永隆六年的冬日泛起了一点点波澜!

从京城开始,没过多少时日,便已经传唱到了江南之地,九边之土!

整个大周朝的男儿们,针对于贾琏这这两首诗歌,展开了激烈的碰撞和讨论!尤其后一首,在江南之地,那更是成为了今年的头宠!

不仅是那些文人士大夫们,开始传唱,甚至于那些青楼楚馆之中,也是尽闻“飞雪迎春到”之声!

尤其是被几个有心人解读之后,正式成为了贾琏同情大周朝底层劳苦大众,以及去年江南江北受灾百姓的托物言志!

再配合前一首的大丈夫之歌,可谓相辅相成,一个心怀天下,安民济世的风流丈夫形象,居然在老百姓的心里有了那么点苗头!

主要这两首诗歌也不是什么特别晦涩难懂的。前者丈夫歌,豪情万丈,大丈夫之志,简直不言于表,后者飞雪梅花诗,更加衬托出心怀天下的默默奉献精神!

甚至后来,皇帝听闻了这两首诗歌,主观意向的进行了解读。还当众嘉奖和表扬了贾琏,号召朝廷百官向贾琏学习。

学习贾侯那种:“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灿烂时,她在丛中笑!”的大无畏奉献精神!当然,这都是后话!

当然这种事情一出,夸赞吹捧者有之,暗中鄙夷污蔑者也有,一时之间尽显大周朝官场的风气!

那日热闹过后,贾琏依旧就开始了,每日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涯。每天不是在西山大营,就是在兵马司衙门。

如今已到腊月,眼见得没几日便要过年了!若是按照后世西方公历算的话,早就属于永隆七年的岁月了!

不过大周朝行的,依旧是传统阴农历,所以要到新年初一,也就是正月初一,皇帝才会加元!所以现在依旧属于大周永隆六年!

不觉已经到了腊月初六,过两日便是腊八了!因为定鼎长安,受关中之气,得秦川之俗。朝廷对于腊八节还是有所重视的!

甚至等到当天,在京的所有王公卿贵,百官大臣。四品及以上者,全部都要到皇宫,等待着隆和宫里的皇家特供腊八粥!

当朝永隆皇帝,还是王爷的时候就朴好佛学,而腊八节,其中一个传说,便是根据佛教的传说演化而来的!

所以等到他登基之后,便在曾经的王府,也就是现在的隆和官前官前,架了一口大大的铜锅,专门每年用来熬煮腊八粥的!

如此一来大周永隆一朝,喝腊八粥之风已普及全国各地,北方尤甚,其花样之多,排场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要说这口大铜锅,重七八千斤,大得吓人;口径直达两米,宽得惊人,深度为一米五,深得怕人。令人看了,无不咋舌。这恐怕是世界上仅存的最大铜锅了。

皇帝如此,作为未尝没有拉拢人心的缘故。毕竟当年上位,手段并不怎么光彩!

有了这么个大锅,每年都是一次和朝中百官加深感情的机会。帝王御下之道,本就是雷霆雨露,一概同行!

煮这个粥,自然也是十分讲究的。毕竟也是代表了朝廷的脸面!贾琏还特地去了解过一下:

每年一到腊月,朝廷的内务府就要准备好各种熬粥的原料,其中仅杂粮一项,就有小米、黄米、江米、高粱米、薏米、菱角米、莲米等;干果一项中,就有红枣、栗子、核桃仁、杏仁、花生仁、瓜子仁、榛子仁、桂圆、葡萄干、青红丝及果脯等。

据宫志记载,每锅粥要下小米十二石,杂粮、干果各百斤,其他原料配比也有定数,而且要根据火候需要按顺序下锅,十分讲究。

所以,熬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