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金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汴梁时月 第五百一十七章 新擂台的参赛者(1 / 5)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汴梁。

一天过后,此时距离琼林宴还只剩一天的时间,现在的大街小巷,基本上讨论的事情也就只有两个。第一,就是明天要举办的琼林宴了。

追溯史料,自唐中宗时,每年三月,朝廷便会为新科进士在曲江举行盛大的游宴之会,以示褒奖与荣恩,故得名“曲江宴”。

每逢盛宴当日,新科进士们便会盛装出行,骑高头大马,一时风头无两,好不肆意。而后,游赏结束,士子便会参与接下来的新科进士宴与宫廷宴会。

杜甫便曾描绘过这场宴会的奢华与精美,“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珍贵的驼峰,鲜美的白鲢鱼,各种山珍海味令人目不暇接。宫人们越过宫廷门槛的步履如飞,却不起丝毫灰尘,御厨们络绎不绝地送来各类珍馐美食,供未来的国之栋梁享用。宴会盛大之景,不难想象。

而至宋代,科举制度有所变革,士人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被大大鼓舞,文人与政治之间的关系达到了空前的密切。于这一时期,科举致仕,成为了大多数宋代文人的追求。

为与文人高涨的热情相应,宋代各项政治制度皆为文人入仕大开方便之门。作为最高统治者,宋代帝王更是屡屡亲自在金銮殿上开科取士,以体现对科举的高度重视,并借助这一方式尽可能的保障科举考试的公平性。

据《宋史》记载,宋太祖曾言,“昔者,科名多为势家所取,朕亲临试,尽革其弊矣。”宋人于科举的重视,可见一斑。

在这样的背景下,宋代自然沿袭了大唐的曲江宴习俗,大体形制与唐代无出一二。而为使天下文人皆能感受皇恩浩荡,朝廷更是特意兴建琼林苑,以作为新科进士及第后举办宴会的地方,史称“琼林宴”。

即便北宋灭亡后,南宋建国,设宴地点有所改变,但宋人仍然选择沿袭“琼林宴”之名,其名称与形制,都对元、明、????????????????清时期的科举贺宴产生了极大影响。

琼林宴虽是曲江宴传承产物,但青出于蓝胜于蓝,琼林宴的盛大精美程度丝毫不逊于曲江宴。这一点,从琼林宴的举办地址中便可窥的一斑。

作为北宋时期著名的皇家园林,琼林苑中各类建筑与景观布局错落有致,无数名贵花草之间交相辉映,“上有横观层楼,金碧相射,下有锦石缠道,宝彻池塘,柳锁虹桥。”其精美程度与观赏艺术性,无一不体现了宋人极为高超的审美水平与建筑技艺。

不过,最值得一提的还是琼林宴极为庞大的形制规模。《宋史·太祖本纪三》中记载,开宝六年三月,宋太祖足足赏赐了二十三万宴钱,为宋准等新科进士举办琼林宴。而当时即便官至宰相,每月俸禄也不过三百千,在这样的对比下,可想而琼林宴的奢华程度。

在真金白银的支持下,每一位参宴者无不为宴会的精美奢华程度惊叹。宋庠《庚午春观新进士锡宴琼林苑因书所见》一诗中,便从琼林苑中的良辰美景,以及琼林宴的盛大隆重两个方面,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他于这场盛宴中的所见所闻。

位高权重的帝王亲信主持盛宴,御赐的贺诗与宝物源源不断地从宫中涌来,就连掌管宴会吃食用度的主事,都是专门掌管帝王膳食的太官。在这样的重视下,初入朝堂的士子们深感天子重视,一时间感激涕零,再三叩谢皇恩浩荡也成为常态。

至于宴会饮食,则架势更为隆重。尽管在历史长河中,已再难复原宋代“琼林宴”真正的食单,但仅从史料的只言片语中,其精细繁复之风便展露无疑。

“四司六局”分为账设司、厨司、茶酒司、台盘司,以及果子、蜜煎、菜蔬、油烛、香药、排办六局。各司各局的分工细致程度,单从名称设置中便一目了然。这样的精细,即便是与今日隆重盛会相比,也没有逊色丝毫。

不过,除此之外,小到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