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金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汴梁时月 第五百二十章 和谈破裂(1 / 5)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就在陆垚在进行比武大会的同时,宋夏之间的关系却变得越来越紧张。

范仲淹与韩琦为首的大宋,和以张元为代表的西夏的谈判,双方从一开始就陷入到了僵局,对于是否承认西夏独立,双方各执一词,都不肯让步,谈判越来越难以进行下去。

在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张元此人了。

原为北宋永兴军路华州华阴县人(今陕西华阴人),本姓张,名不详,年轻时“以侠自任”、“负气倜傥、有纵横才”,才华出众。在北宋累试不第一说殿试时被黜落),自视才能难以施展,遂决心叛宋投夏。

大约在宋仁宗景祐年间(10341037年),也是元昊建国前的广运、大庆年间,与好友吴昊(真名不详,原姓胡)听说李元昊有立国称帝大志,就来到西夏,此时才改名为张元,其胡姓好友改姓名为吴昊。二人在一家酒馆里,终日饮酒,并用笔在墙壁上写下:“张元吴昊来饮此楼”。巡逻者见到后,知道他们不是夏人,将他们拿下送予元昊。元昊问他们为何触犯其名讳?(时元昊尚未改名为曩霄)为何进入夏境?二人大声说:“姓尚未理会,乃理会名耶??”(元昊本姓拓跋,其先人曾先后受唐朝皇帝赐姓李和宋朝皇帝赐姓赵,可谓一人多姓)元昊听后非常惊奇,就释放了他们,并且委以重任。

二人投夏后,其家属被宋羁縻随州的时候,元昊派间谍矫宋朝的诏令释放他们,人未有知者,后乃闻西入临境作乐,迎此二家而去”入夏后颇得信任,元昊称帝建国后不久,即任命张元为中书令,后来吴昊也被重用。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1041年)好水川之战中张元辅助元昊大败任福等人率领的宋军,宋军仅阵亡就高达一万多人,望着好水川内遍布的宋军尸体,西夏军师张元趾高气昂地在界上寺墙壁上题诗一首:“????????????????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以宋军的尸山血海来博取功名,自得之意,溢于言表,并在诗后题言讥讽韩琦,署名时写了一大串官衔:“(西夏)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张元随大驾至此。”

同年,官至国相。其素怀功名,以灭宋为志,力劝元昊扩大对宋战争,攻取陕西关中之地,进而东向中原,同时联络契丹,让其攻打河北诸路,让宋朝受到两面夹击,势必陷入困境乃至崩溃。

好水川之战后,张元建议元昊出兵渭州,待机取长安。元昊采纳了他的意见,策划了定川寨之战(1042年),元昊那句“朕当亲临渭水,直据长安”的豪气干云的通告,也出自张元的手笔。 夏军深入到渭州境,但该路军队遭到宋朝原州(今甘肃镇原)知州景泰的顽强阻击,西夏士兵军覆灭,西夏直捣关中的计划最终破灭。张元常劝说元昊:攻取汉地,令汉人守之,这样才能扩大疆域,财用充足。但元昊还是游牧民族长期养成的习惯,常是掳掠而还。因此,虽然取得胜利,财用却越来越困难。

后来,元昊在准备与北宋议和(“庆历和议”1044年)时,张元力争不可,但是元昊没有听从他的意见,及至西夏与契丹发生战事(1044年的贺兰山之战),张元知道其理想无法实现,于是郁郁不乐,在夏天授礼法延祚七年(1044年)病逝。元昊不知所终。

可以看出,张元此人其实即便是在战后也是非常不同意宋夏和议的。恐怕这与他在大宋当时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屡次科举不能中榜,而在大夏这边倒是受到了重用。

宋朝经过赵匡胤、赵光义哥俩的开拓,到宋真宗时已经进入守成时代。澶渊之盟后,宋辽实现长期和平,宋真宗大搞封建迷信活动,又是降“天书”,又是封禅泰山,又是祭祀后土,“一国君臣如病狂”,宋面对咄咄逼人的李继迁,宋真宗没有采取得力的进讨措施,反而妥协退让,将夏、银、绥、宥、静等五州之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